编者按: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进一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,展现各二级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举措、成效与特色,学校特组织开展“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”活动。本期巡礼学院:临床医学院。
01学院简介【历史沿革】
九江学院医学教育有着坚实的成长足迹。在 1901年创办的但福德护士学校基础上,1951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创办第三医士学校,开设医士专业。1955年定名为江西省九江医士学校,1958年升格为九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,开始创办专科临床医学专业,1960年学校更名为九江医学院,1978年成为江西医学院九江分 院,1984年复名九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,2000年学校开办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。2002年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参与组建九江学 院,成为九江学院医学院。2008年更名九江学院临床医学院,2024年6月,与医学部、基础医学院、护理学院、药学与生命 科学学院、口腔医学院共同形成九江学院“一部五院”格局。学 校医学生由原来的分段式管理转变为按专业一贯式管理。

临床医学院历史沿革

【党建引领】
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充分发挥党委政治引领作用, 把握好育人方向,更新育人理念,落实“一岗双责”,推进党建 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。以医、教、研、防为统领,教育教学质量 和师资队伍水平为两翼,持续推进“双融双育”工作,一体化推 进学院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。持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,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课程入选省级示范课程,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、医 学遗传学、诊断学、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入选2024 级校级示范 课程。永葆党员本色,凸显先锋作用,在临床一线、急诊急救、 重点科室等关键岗位设立党员先锋岗,明确岗位职责和标准,要 求党员亮身份、作承诺、 当表率。深化 “党建领航•医路护航” 品牌建设,开展 “六进”义诊活动,各党支部与周边 37 个社区 开展结对帮扶,年均开展各类活动 80 余次,服务群众近万人。

【师资队伍】
九江学院临床医学教育师资力量强大,专任教师及教辅人员共349人,教授、主任医师共 59人,副教授、副主任医师、高级实验师共171 人、省级 “双师型”教师 46 人;教师队伍中具 有博士学位28 人,硕士学位 387 人,省级教学团队2个,省 级教学名师1名,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,江西省“赣鄱英才 555 工程”1人,江西省金牌教授 1人,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,浔城英才8人。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,硕士研究生导师24人。

【专业建设与团队建设】
学院设有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技术2个本科专业、2个临床技能中心、一个教学中心。其中,医学检验技术为国家一流本科 专业建设点,2022年,在江西省第二轮本科专业评价中大类排位在前30%和专业排位第2名,并获四星专业。临床医学专业为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2021 年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三。 学院有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2个, 国家级课程1门 (眼科学) 、江西省一流课程4门,江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。


【科学研究】
2019 年以来, 医院共有参编 5 个行业指南和专家共识;共发表 论文 1146 余篇,其中 SCI 105 篇,中国科学院一区 6 篇,最高影响因 子达到 13.437;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 2 项,江西省医学科技奖 1项;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12 项,科技部国家级课题 1 项;省 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11 项;获专利授权 103 项,其中发明专利 3 项。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2 项。科学研究方向主要有脑出 血、糖尿病心肌病、糖尿病肾病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、非小细胞肺 癌及肺转移癌等领域的基础与临床机制研究。
近五年来,我院共获江西省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10 项, 其中重点项目 3 项,研究生教改课题 1 项,主编、参编教材 16 部,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 2 项。获得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 目 4 项。

省级科技进步奖证书



【科研平台】
学院现有 1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、2 个省级实验室教学示范中 心、3 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 4 个省市级临床研究中心, 其中江西省系统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,投资总额达 2000 万元; 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3000 余万元。


【实践平台】
学院拥有校外本科实习教学基地 30 余所。为了强化学生临 床能力,学校还建有专门的临床实验教学中心。临床技能综合实 验室始建于1991 年 3 月,我院率先建成了门类设备较齐全、 具有一定特色的临床技能综合实验室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该实验 室已逐渐发展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临床实验教学中心。 目前, 中心在庐峰校区、紫薇园校区设有两个分中心,占地面积共计接 近 10000 平方米,教学仪器设备价值近 1000 余万元。


02【育人特色】
特色一、构建多元课程体系,拓宽学生知识视野
九江学院临床医学院以党建为基石,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 全过程,为学生筑牢坚实的思想根基。并秉持“宽基础”的育人 理念,致力于为学生打造坚实的知识根基。在专业课程设置上, 学院构建了全面系统的医学基础课程体系,涵盖人体解剖学、生 理学、病理学等核心课程,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。 同时,开设医学伦理学、医学心理学等人文社科课程,拓宽学生 知识面。通过主题团课、红色实践等活动,引导学生将政治理论 与医学知识相结合,培养出既有扎实医学基础又具家国情怀的复 合型人才。

特色二、深挖杏林文化底蕴,厚植人文精神
“厚人文”是九江学院临床医学院育人理念中浓墨重彩的一 笔,尤其是深入挖掘杏林文化的丰富内涵。学院将杏林文化有机 融入校园文化建设,精心打造杏林文化主题雕塑与文化长廊,让 每一位踏入校园的师生都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其独特魅力,营造 出浓厚的文化氛围。开展“杏林青年”骨干培训班及其他传承杏林 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,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,更是让他们 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,深入了解杏林文化所蕴含的仁心仁术、悬 壶济世等核心价值观。引导学生对杏林文化进行深入探究与思考,让其精髓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,成为他们未来行医生涯中坚守的 职业信念。

特色三、注重实践教学与科研训练,提升学生专业能力
在“强能力”方面,九江学院临床医学院成果斐然。着力提 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,倾力实现教育报国、教育强国梦。落实新 医科和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要求,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开设“久 毅班”,打造高端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品牌。久毅班作为教育教 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,旨在培养本科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 力。通过这一人才培养模式,学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。在 “第 十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总决赛” 中, 九江学院的团队荣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,这一成绩不仅展现了学 校师生卓越的医学科研创新精神,也体现了 “久毅班”对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成效。近三年来,学院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 发表的论文达20 余篇,其中SCI 论文 10 篇,充分彰显了学 院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方面的显著成效。


特色四:思想引领、实践创新与学业发展的三维共振
“重实践”理念贯穿于九江学院临床医学院的育人全过程。 九江学院临床医学院注重将党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,依托主题团 课、专题研讨、红色实践等多元化载体,组织学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学校精神内核。学习课堂中,同步深化第 二课堂建设,打造了“暖医行动”“健康公益讲堂”等特色社会 实践项目。在实践中,学生不仅能够运用所学医学知识为大众服 务,还能深刻体会到基层医疗的需求与挑战,从而增强自身的社 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。通过这些实践活动,学生将理论知识与 实际操作相结合,提升专业技能,同时强化服务意识,实现专业 技能与社会责任的深度融合。
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,临床医学院培养出大批政治素养过硬、 社会实践能力突出、专业学识扎实的复合型人才。学院以抗洪为 主题拍摄视频荣获国家级二等奖,红色走读作品荣获江西省一等奖,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获市 优秀服务队的称号,调研报告荣获省级优秀调研报告,“互联网 +”创新创业大赛我院有效申报率 73.2%,连续四年荣获优秀组 织奖,实现了思想引领、实践创新与学业发展的三维共振。


临床医学院供稿
责编:向真 审核:黄冬久 汪浩